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就业安置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税种退税政策。新政细化了退税计算标准,简化了申报流程,旨在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以下为政策核心内容解读
一、政策背景与覆盖范围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及《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我国持续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此次退税政策适用于所有与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需确保残疾人实际在岗工作,且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
二、退税标准与计算方式 1. 增值税退税 企业按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计算退税额度。每名残疾人每年可退增值税的具体金额为 退税基数 × 当地适用退税率 其中,退税基数根据上年度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60%确定。以某地年平均工资8万元为例,退税基数为4.8万元/人/年。若退税率按地方政策最高100%计算,则每安置一名残疾人,企业每年最高可退增值税4.8万元。
2.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200%加计扣除。例如,某企业年度支付残疾职工工资总额为50万元,则可在税前扣除100万元,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3. 附加税减免 若企业残疾人就业比例超过职工总数1.5%,可按超出比例减免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具体公式为 减免金额 = 企业当期应缴附加税 ×(实际安置比例 - 1.5%)× 100%
三、申报流程与审核要求 1. 资料准备企业需提交残疾人证、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及工资发放凭证。 2. 线上申报通过电子税务局“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模块填报数据,系统自动生成退税额。 3. 跨部门核验税务部门联合残联机构通过大数据平台比对信息,审核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4. 年度清算次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退税清算,多退少补。
四、政策执行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1. 真实性核查严禁虚构用工关系,税务部门将联合残联开展随机实地抽查,发现虚假申报的追缴税款并处3倍罚款。 2. 动态调整机制退税额与各地平均工资联动,每年1月由省级财政厅公布最新基数。 3. 特殊行业支持集中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可叠加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最高退税比例达100%。
五、社会效益与实施成效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43.6万家企业享受残疾人就业退税优惠,累计退税额达217亿元,带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28.3万个。政策实施后,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残疾人就业率同比提升12%,其中互联网客服、数据标注等新业态岗位增长显著。
六、专家解读与未来展望 多位财税专家指出,新政通过量化计算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可预期的经济收益,形成“安置越多、优惠越大”的正向激励。预计2024年政策覆盖面将扩大至小微企业和新经济平台,同时探索将心理辅导、无障碍改造等支出纳入抵扣范围。
目前,各地税务部门已开通政策咨询专线,企业可通过12366热线或办税服务厅获取个性化测算服务。政策全文及操作指南可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助残惠企”专栏查询下载。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