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
近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行业,并提高退税优惠力度。新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免税费超过120亿元,惠及全国30万残疾人就业岗位。
政策核心内容显示,企业每安置1名残疾人就业,除原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外,还可按实际支付工资的200%比例抵扣增值税应纳税额。相较于此前150%的抵扣标准,新政将优惠力度提升33%,同时取消了对企业行业属性的限制。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调整旨在通过经济杠杆作用,系统性解决残疾人就业市场长期存在的岗位适配率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
在政策执行层面,各地已建立数字化审核平台。企业通过全国残疾人就业信息联网系统提交用工证明、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等材料后,系统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质核验。广东省税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新政试点期间,当地已有2600余家企业完成申报,累计获得退税优惠3.8亿元,带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4700余个。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首次引入"阶梯式奖励机制"。对于连续三年聘用残疾人员工且每年新增岗位不低于10%的企业,除既有退税优惠外,还可额外获得企业所得税减免。北京某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总监透露"按照新政策测算,企业每培养1名残疾人员工晋升至技术岗位,年度综合节税额度可达该员工年薪的65%。"
为保障政策落地效果,多部门联合建立监督机制。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将定期核查在岗人员信息,对虚报冒领、违规套取退税资金的企业列入信用黑名单。同时要求企业必须为残疾人员工提供无障碍工作环境、职业培训等基础保障。浙江省残联最新监测报告显示,政策实施后,省内残疾人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比上升28%,月平均工资增长至4120元,接近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82%。
专家分析指出,此次政策调整体现了三个创新维度一是将税收优惠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直接挂钩,二是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的监管模式,三是通过经济激励引导企业构建包容性就业体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研究员表示"这种政策设计既缓解了企业用工成本压力,又为残疾人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路径,预计将推动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在未来三年内突破65%。"
在具体实施案例中,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将残疾人雇佣比例从2%提升至5%,并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中心。该企业财务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按照现有80名残疾人员工规模,企业年度增值税减免额可达420万元,这些资金已专项用于无障碍设施改造和职业技能培训。"类似案例在服务业领域尤为突出,某连锁餐饮集团借助退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增设"无声餐厅"等特色门店,开发出适合听障人士的工作岗位体系。
对于政策未来发展,相关部门透露正在研究拓展优惠政策的适用场景。包括将远程办公、灵活就业等新型用工形式纳入统计范畴,探索残疾人创业企业的税收抵扣政策,以及建立跨区域用工的税收分成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建议"下一步可考虑将退税额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结合,鼓励开发辅助残疾人就业的智能设备和数字化平台。"
据统计,目前我国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总数达1800万,其中城镇就业率不足45%,农村地区低于30%。新政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从"兜底型"向"发展型"转变,通过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就业促进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制度性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强调"2025年将重点推进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计划开展专项培训3000场次,确保优惠政策精准触达各类市场主体。"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