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
一、政策背景与出台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系列部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安置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政旨在通过税收杠杆激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进一步缓解残疾人群体就业难题,推动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8500万残疾人,就业率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此次政策调整聚焦于优化企业退税机制,降低用工成本,同时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形成“就业—保障—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政策主要内容 根据《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即征即退或限额减免优惠,具体标准如下 1. 增值税优惠企业每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按月退还增值税,退还额度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年度累计最高不超过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额的50%。 2. 企业所得税减免安置残疾人就业占比达职工总数1.5%以上的企业,可按实际支付给残疾人员工工资的200%在税前加计扣除;占比超过2%的企业,可额外减免10%应纳所得税额。 3. 附加政策支持对开展残疾人岗前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年不超过5000元的培训补贴。
三、申请条件与办理流程 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申请退税 - 与残疾人员工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 残疾人员工实际在岗工作,且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 - 通过残联系统完成就业登记备案。
申请流程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 1. 线上申报企业登录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网提交用工证明、社保缴纳记录等材料,税务部门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2. 线下办理向所在地县级残联提交纸质材料,由残联联合税务部门进行实地核查后予以兑付。
四、政策实施效果预期 据测算,新政全面落地后,预计每年可为用人单位减轻税负超200亿元,带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30万个。以某东部省份试点为例,2023年政策试行期间,残疾人就业率同比提升12%,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用工需求显著增加。
五、专家解读与社会反响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政策突破在于将税收优惠与就业质量挂钩,避免企业“挂名安置”等违规行为。例如,新政要求企业必须为残疾人员工提供社保和实际岗位,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目标群体。
多家企业代表表示,退税力度较以往明显提高,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可通过优化岗位设置,将部分适合残疾人的工序单独剥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六、地方配套措施跟进 为配合国家政策,多地已出台细化方案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地将残疾人就业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达标企业可优先参与政府采购; - 中西部省份四川、甘肃等地对偏远地区企业增设交通补贴,鼓励开发远程办公、手工制作等灵活就业岗位; - 自贸试验区海南、广东等地探索跨境企业联合用工模式,推动残疾人参与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新兴领域。
七、未来政策方向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研究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拟将“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帮扶”“残疾人大学生实习见习”等内容纳入税收优惠体系。同时,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通过金税系统与残联数据库对接,防范骗税风险。
八、企业合规提醒 税务部门强调,企业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履行用工义务,不得虚构劳动关系或篡改残疾人员工考勤记录。近期,某省份已查处3起企业虚假申报案件,追回违规退税资金并处以罚款。相关部门将通过定期抽查、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强化监管。
结语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新政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残疾人事业从“保障生存”向“促进发展”阶段迈进。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有望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构建包容性社会。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