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达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蚕宝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4000-135-610
内页大图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多地优化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 激发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双赢
多地优化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 激发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优化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这一政策的深化实施,不仅彰显了社会公平理念,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实质性激励。


政策背景就业保障与税收激励双轨并行 我国《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标的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税务部门联合残联等机构推出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减免或退还。这一政策将行政约束转化为经济激励,形成“安置即受益”的良性循环。


退税细则多税种联动支持企业减负 根据现行政策,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 1. 增值税即征即退对残疾人职工占比符合要求的企业,按实际安置人数每人每年退还一定额度的增值税,具体标准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00%加计扣除,大幅降低税基。 3. 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部分省市对集中安置残疾人的企业,给予50%至100%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 4. 其他附加优惠包括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等方面的便利措施。


申请条件明确标准简化流程 企业申请退税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与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残疾人职工实际在岗并提供劳动。申请时需提交残疾人证、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凭证等材料,税务部门通过数据联网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大幅提升审批效率。


实施成效社会效益与经济红利同步释放 据统计,2025年全国超30万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安置残疾人享受税收优惠,累计退税额达数百亿元。某制造业集中的东部省份数据显示,近三年残疾人就业率年均提升4.2%,企业用工成本降低约12%。政策还催生了“辅助性就业车间”“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等创新模式,帮助残疾人融入职场并实现个人价值。


行业反响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参与” 多家受访企业表示,退税政策降低了用工成本,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获益明显。某科技企业负责人指出“安置残疾人不仅获得税收返还,还提升了团队多样性,增强了企业文化凝聚力。”部分企业还通过定制岗位、无障碍改造等措施,开发残疾人职业潜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挑战与优化精准施策强化长效监管 尽管政策成效显著,但执行中仍存在区域标准不统一、部分企业“挂名安置”等问题。对此,多地建立动态核查机制,通过社保数据比对、实地抽查等方式确保政策落地。2025年起,税务部门将依托“金税四期”系统,实现残疾人就业信息跨部门实时共享,进一步防范骗税风险。


未来方向政策协同扩大覆盖范围 专家建议,下一步可探索将退税政策延伸至灵活就业平台,支持新业态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远程岗位。同时,加强职业培训补贴与退税政策的衔接,鼓励企业开展技能提升项目。部分试点地区已尝试将退税额度与企业无障碍设施投入挂钩,形成“就业安置—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的闭环。


结语构建包容性发展的税收治理新范式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也是经济杠杆调节社会资源的创新实践。通过持续优化政策设计、强化技术监管、扩大社会宣传,我国正逐步构建政府、企业、残疾人群体三方共赢的包容性发展格局,为全球残疾人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客服号 13826090699
客服号 13826090699
快手号3518078146
快手号3518078146
抖音号 53748735271
抖音号 53748735271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