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其中,“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解析退税计算方式、申请条件及操作流程,为企业提供实用参考。
一、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若干措施》,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该政策旨在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同时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就业。
政策明确企业需与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方可申请退税。此外,残疾人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1至8级)。
二、退税计算方式详解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的具体金额与安置人数、企业类型及地方政策挂钩,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计算方式
1. 增值税即征即退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如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等),安置残疾人达到规定比例后,可按实际安置人数享受增值税退税。 - 比例要求企业安置残疾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需≥25%(含),且安置人数≥10人。 - 退税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每人每年最高可退6万元。 - 计算公式退税总额=安置残疾人数×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4×12个月。
示例某企业安置10名残疾人,当地月最低工资为2000元,则年退税总额为10×2000×4×12=96万元。
2.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100%加计扣除。 - 适用范围所有类型企业,无安置比例限制。 - 计算方式假设企业支付残疾职工年薪合计50万元,则可在税前扣除100万元(50万×2)。
三、申请条件与材料清单 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申请退税 1. 与残疾人签订合法劳动合同,并实际安排工作岗位; 2. 按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3. 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工资,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安置人数及比例符合地方政策要求。
申请材料包括 - 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复印件; - 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凭证及工资发放记录; - 企业职工名册及在职残疾人岗位说明; - 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证明文件。
四、退税申请流程 1. 资格认定向当地残联或人社部门提交安置残疾人就业备案,获取《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书》。 2. 税务申报在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退税申请,附相关证明材料。 3. 审核与核查税务部门联合残联对材料真实性进行核查,周期通常为20个工作日。 4. 退税到账审核通过后,税款将退还至企业指定账户。
五、地方政策差异与注意事项 目前,各省市对安置比例、退税额度等存在细化规定。例如 - 北京市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每多安置1人,每年额外补贴1万元; - 广东省小微企业安置比例≥1%即可申请增值税退税。
企业需注意 - 杜绝虚假申报,税务部门将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方式监督; - 政策动态调整,需及时关注地方残联或税务部门通知; - 妥善保存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凭证,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退税。
六、政策成效与社会意义 据统计,2025年全国超50万家企业通过安置残疾人享受税收优惠,累计退税金额超300亿元。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还带动残疾人就业规模逐年提升。截至2025年6月,我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6万,较2020年增长12%。
专家指出,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双赢”,未来需进一步简化流程、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助残行列。
结语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既是国家兜底民生的重要举措,也为企业优化用工结构提供了新思路。建议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残疾人岗位设置,依法享受政策红利,共同营造包容性就业环境。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