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达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蚕宝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4000-135-610
内页大图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升级 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就业权益保障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升级 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就业权益保障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及退税机制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起,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实施阶梯式退税奖励,最高可获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此项政策调整被视为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进入精细化实施阶段。


政策背景就业率目标与税收杠杆联动 根据2022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但就业率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新修订的《残疾人就业条例》要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须按1.5%-2%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标单位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此次政策创新在于将"惩罚性收费"转化为"激励性退税",对安置比例超过基准线1.2倍的企业,按超额幅度给予50%-100%的增值税退税,形成"多安置多受益"的正向循环。


实施细则三大维度优化操作机制 在具体执行层面,政策突出三个创新点一是建立动态认证系统,依托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实现残疾人就业信息跨部门实时核验;二是简化申报流程,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一键申报"即可同步完成安置备案与退税申请;三是设置差异化标准,制造业企业每超额安置1名残疾人,年度最高退税额度可达9万元,服务业企业为6.5万元,同时针对智力、精神类残疾人就业给予1.3倍系数加成。


实施成效政企协同效应显现 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新增残疾人就业38.7万人,同比增长21%,其中民营企业贡献率达76%。在江苏某工业园内,三家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改建无障碍设施、开发适配岗位,累计获得退税奖励320万元,这些资金被专项用于采购助残设备和职业培训。广东税务部门创新"退税资金监管账户"模式,确保企业将至少60%的退税收益反哺残疾人职业发展。


行业响应多领域探索就业新模式 在政策引导下,新兴业态成为安置主力某电商平台开发"云客服"培训体系,帮助1600余名肢体残疾从业者实现居家就业;华北地区某现代农业企业创建"助残工坊",将果蔬分拣、包装等环节改造为适残岗位,带动周边42个行政村残疾人就业。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明确将残疾人自主创业纳入扶持范围,创业者除享受税收减免外,还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无息贷款。


专家解读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多位社会保障研究学者指出,此次政策升级体现三大转变从单一经济补偿转向系统化就业支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驱动,从保障基本权益转向促进价值实现。建议下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残疾人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探索"安置配额"跨企业调剂机制,同时加强退税资金使用效能审计,确保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残疾人生活质量提升。


未来展望政策协同释放叠加效应 当前政策正与多领域改革形成共振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认定范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要求新建改建项目必须包含就业无障碍设施;多省市试点将企业助残成效纳入ESG评价体系。据测算,若现行政策持续实施,到2025年可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超100万个,带动相关消费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形成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随着政策实施细则在各地的落地,残疾人就业服务站点已扩展至县级行政单位全覆盖。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重点监测政策执行中的区域均衡性问题,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出台专项补助办法,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从"政策普惠"向"精准滴灌"深化发展。


客服号 13826090699
客服号 13826090699
快手号3518078146
快手号3518078146
抖音号 53748735271
抖音号 53748735271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